《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

 

编辑推荐

 ☆世界第四大保险帝国荣耀加身,却泥足深陷于不成熟的市场环境、监管环境,中国保险业路在何方?冷峻解读中国保险业三十年的兴衰得失,真实再现资本的博弈、企业的兴衰、行业的矛盾与保险人的迷茫和奋进。

  ☆深入采访数位中国保险业大佬及专家学者,以细腻的观察、独立的判断、独家 的材料,向你娓娓道来。

  ☆5年名作持续畅销,30000000保险精英翘首以待,从行业大佬到基层保险代理人人手一册,了解中国保险行业你必须深入阅读的第一本书。全新修订,经典珍藏。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志刚,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教授郝演苏,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资深保险人、紫金保险副总裁谢跃,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吴晓波联袂推荐。

  ☆本书全部版税将无偿捐献给和讯-燕梳保险公益基金会。

增补章节在线阅读

 

内容推荐

 

中国经济奇迹的洪流,裹挟着稚嫩的中国商业保险滚滚前行。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人寿已连续12次跻身全球企业500强之列,而中国平安也连续8年获此殊荣,中国已俨然成为世界第四大保险帝国。这究竟是市值泡沫,还是真实增长?究竟是数字统计所带来的幻觉,还是制度进化的结果?中国保险究竟是竭泽而渔式的开掘市场,还是已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向上力量?到底该如何解释中国商业保险的猛然崛起?

没有历史的眼光,就不会有客观的结论。本书以厚重的思索、细腻的观察以及独家的材料,生动活泼地白描了一个行业的变迁历程,记录其中的著名事件、典型公司以及独具影响力的人物,并进而延及资本之博弈,企业之兴衰,行业之矛盾。纵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保险的历史断面,探寻崛起背后的真实。

同时,本书穿越制度的框架,关注这个行业庞大到过千万的从业者,以及那些曾经的从业者,记叙他们的挣扎、奋斗,记录这个行业最为鲜活的力量,以此追寻推动中国商业保险的向上力量。

 

作者简介

  陈恳,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曾担任《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见证了中国保险行业从半封闭走向全开放,乃至挺进全球市场的风云巨变。2008年进入财富管理行业,成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开拓者之一。2014年起投身互联网金融,创办互联网理财平台——梧桐理财。

    中国保险学会-燕梳保险公益基金由陈恳发起,中国保险学会主办,和讯网协办并提供网站信息披露平台,是致力于发展保险行业的教育和研究,以及提升保险行业形象的公益项目。

 

 

目录

序言  盛世保险的冷思考

1  冰河初开(1978—1991

    格林伯格设局中美保险始乱终弃

    青葱的精算童话

    马明哲旧瓶装新酒

2  友邦破冰(1992)

    All Is Greenberg

    代理人制度十年穷途

    92派”创业

3  蹒跚学步(1993—1995

    平安“偷”师

    《保险法》规范赶不上实践的脚步

4  利差损毒丸(1996—1999

    人保破“规”

    利差损毒丸

    扩军的罪与罚

    保险第一大案接管永安

    泰康人寿的健康基因

麦肯锡药方

太保进化(1太保王国良治乱 

5  壳公司困局(2000

    投资型保险,饮鸩止渴?

    “银保”生猛崛起,转型知易行难

    四“壳”公司浮沉 

    到内地去,赚500

    平安“叛将”录黄埔军校

    太保进化(2寿险分家

6  投连之殇(2001

    投连之殇

    平安的分业抗战 

    车险费改生死劫

    WTO症候群

7  嬗变前夜(2002

    友邦拐点与萧墙之祸

    华安维新先驱,先烈?

8  股改上市年(2003

    “做大做强”之辩证法

    中再改革大格局与走弯路

    人保股改先嫁靓女

    中国人寿重组人造美女

9  新牌照毒药(2004

    财富马甲刘芳

    新华人寿赚钱神话破灭

    士为牌照狂新公司毒药!

    戴皓地产商猎食者

    刘益谦相信党和政府

10  “合资病”(2005

    合资病

    合资病样本中保康联如何病入膏肓

    保资入市悖论牛市浇油,熊市抽薪

    保监干部下海潮

11  新华局中局(2006

    “国十条”狂想曲

    世纪博弈争夺广发

    螳螂捕蝉新华局中局

    太保进化(3寿险贱卖风波

12  太保进化(2007

    “资本家”杨超

    吴焰奇遇记

    牛市呓语

    太保进化(4固步保险

13  盛世危言(2008

    退保!退保!

    平安三重劫

    中再失策刘京生失意

    AIG危机

    都邦争夺战

    14章疗伤与自新(2009

    中华联合出来混,迟早还

    太平保险不太平

    来自外星的解植春

    好险!有南山?

15  失衡的保险(2010

    秦晓离职

    友邦单飞

    张峻的生命人寿

16  万佛朝宗(2011

    五大行圈地保险

    新华人寿逆天上市

    安邦地球人挡不了

    平安“万佛朝宗”

17  投资新政(2012

人保集团,老子上市

汇丰退出风波

王滨三年再造太平

巴菲特和复星“保险梦”

18  保险新势力(2013—2014

接班人传奇

肖建华浮出水面

项俊波论“丐帮”

2014 世道在变

  保险与茶

致谢  这次有何不同

 

推荐评论

  《迷失的盛宴》用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几十年中国商业保险的故事,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变革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这是一般保险书籍所不具备的,值得推荐。
  ——谢志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迷失的盛宴》讲述了中国保险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浓墨展现中国保险业者鲜活的前行步伐,记录了保险人的希望、奋斗、困苦和迷茫。从“人”的角度折射中国保险的变迁与源动力,值得一读。
  ——郝演苏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教授
  “盛世修史”,恰逢国家盛世、行业盛世,修保险史正是“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迷失的盛宴》是一部介于正史和野史之间的“一级半”史,既比较好看,又比较严谨。
  ——谢跃资深保险人、紫金保险常务副总裁
  科班出身的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将中国商业保险几十年来的风雨沧桑跃然纸上,将一个荒芜开垦、又肆意生长的行业,用感性之笔呈献给读者,相信能令人在阅读中,找到中国商业保险的发展脉络。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盛世保险的冷思考

 

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谢跃

 

本文选自《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

 

 

作为从业者,评论保险非常不容易。说得轻了,读者不满意;说得重了,行业又不舒服。

 

但作为一个保险业内人士,我认为,用“盛世”这样的词来形容当今的中国保险业,也绝对不会心虚的。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为了保护和稳定银行业、证券业,国家把最为弱小的保险业抛了出去。2001年末,整个中国保险业开始抖抖霍霍地迎接来自WTO的挑战。

 

可没想到的是,作为典型舶来品的保险,并没有像一般的外来物一样在中国攻城略地、绞杀本地物种,就目前的中国保险业来看,反倒是内资保险迅速做大做强,中国也一不小心变成了全球第四保险大国。中国保险行业澎湃了十几年,成绩斐然,世界瞩目。

 

不过,就像有位保险业的大领导所说的那样,“这个时期的中国保险业,市场不成熟、经营主体不成熟、消费者不成熟、监管者不成熟”,在这种四大不成熟的环境中,出现一些有点好玩、有点意思、甚至有点幽默的事就在情理之中了。

 

保险是个大赌场。这几十年中,中国保险公司呈波浪式和散点式增立,东一家、西一家种种有背景的公司不断加盟,保险公司数量蔚为壮观,但到现在还没有一家严格意义上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的公司。有生有死才是一个正常的行业生态。开赌场的之所以不会赌输,是因为赌场参赌可以不下赌桌,只要无限次重复博弈,总能赢钱。同样,投资者只看到保险人赚得盆满钵满,却没有看到输光出局者,所以保监会门前等着申请批筹各类保险公司的队伍才会不断扩大。

 

价格卡特尔现象价格卡特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为牟取超额利润,以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共同商定商品或服务价格,从而限制市场竞争的一种垄断联合。明显。在成熟的保险市场,一方面因为大量的被保险人无法组织起来成立“被保险人协会”,所以监管者虽然奉行“积极不干预”原则,但责任依旧天然地落在了他们身上,因此才有了监管者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之说。另一方面,保险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也成立了保险行业协会。这种制衡长期发生作用,均衡就出现了。然而这些年,大量的保险人涌现,供应即承保能力不断增强,而有效需求的增长远远低于供应的增长,竞争的激烈程度就可以想象了。供过于求,价格必然规律性下降,行业性亏损日益严重,于是各种形式和期限的自律联盟、新车共保等价格卡特尔组织层出不穷,“囚徒困境”也就不断上演。前些年,保监会肩负着主管几家大型国有保险央企的任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也就落在保监会身上了。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出现了:本该反垄断、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监管者,有意无意地支持这类自律,猫和老鼠合作了。

 

中小公司生存困难。如果把年保费100亿元以上、30亿元到100亿元、30亿元以下作为标准,将中国目前的公司分别划分为大、中、小公司,就会发现两个规律性的现象:其一,大公司保费占总保费的70%80%,近100%承保利润向大公司集中;其二,小型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增长迅猛,中型公司保费被挤压得厉害。产生第一个规律的主要原因有两条:其一,保险产品价格统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阿玛尼和雅戈尔西服卖一样的价格,剔除民族情结因素,谁会买雅戈尔?其二,不分大、小公司的严格规范要求,不管是部门设置、分支机构设立的“软、硬”件配置、各种同业组织的费用,在公平的名义下,中小公司不堪重负。产生第二个规律的原因只有一条,小型公司一般都是新公司,在前三年经历了近乎野蛮式的生长、跑马圈地式的扩张,可一旦“促销式”行为放慢或停止,就陷入了中型公司被挤压的困境。

 

一幕幕资本家与经理人的江湖恩仇剧正在上演。在这个保险发展的大时代,随着保险主体的增多,保险经理人也是“供不应求”。于是,经理人主动跳槽、被挖角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大家都弄个团长、旅长干干”。与此同时,社会各类资本中的巴菲特粉丝们,更是被保险业的现金流和所谓“产险三到五年、寿险五到八年承保盈利”的说法吸引,揣摩着:承保盈利期前,几个到十几个点的承保亏损比贷款利率更便宜,可一但进入承保利润期,贷款变成了负利率,而且这种贷款源源不断、一年比一年多,好生意!因此,保险高管们的高薪就是小钱了,而保险高管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决定了高管们的确要“升官发财”才考虑跳槽,于是拿到作为“赌场通行证”的资本金的男一号,与作为女一号的经理人的保险江湖恩仇系列剧不断上演。喜剧的结尾大体相似,公司顺利实现盈利,并通过上市、引入战投、转让股份等方式使大家都发了财。经理人甚至因成功实施了“MBO”(管理者收购)和类“MBO,成了打工皇帝或老板兼打工皇帝。悲剧结局也基本雷同。最悲催的结局是,“MBO”不但没成,反倒从剧中的女一号变成了现实中的阶下囚。而有的公司在度过“三到八年”的亏损期之后却还在亏损,面对不断注入“赌本”的要求,老板们再也淡定不了了——既然赌钱赌输了还想要高薪,岂有此理!输钱谁不会?换人或亲自操盘就可以了,于是男一号和女一号不断重新组合。

 

 

保险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保险?进入互联网时代前,保险业有一段预演,这就是电话销售。一般来说,电话销售是新公司或小公司开疆拓土的利器,因为它符合“价廉物美、方便快捷”规律,但在中国,电话销售却是从大公司发端的。于是,中国保险业便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因为省掉了分销环节,作为直销的电话销售可以使产品降价15%,于是大公司间“三国杀”般互“呼”——中小公司的市场占比本来就很小,虽被大公司“呼”跑了不少客户,但这些客户还不够大公司塞牙缝。大公司自己开始自“呼”,否则会被别的大公司“呼”走,“开疆拓土”就变成了“自挖祖坟”。一段时间后,“互呼、自呼”逐渐均衡,保费充足度减少15%,电话销售扰民变成公害,渠道变成了产品。现如今,互联网保险风起云涌,UBI(基于驾驶行为与用量的车辆保险)、OBD(车载诊断系统)新概念的冲击力空前加强,不触网很快就会被淘汰,于是中国的保险公司纷纷触网:选“傍大款”缴流量费式的互联网保险,结果可能是“淘金的没赚到钱,卖牛仔裤的发了财”;如果搞自建平台式的保险互联网,建平台本身投入巨大,要让客户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找到你,还要持续花钱发“声音”,搞不好就是找死。互联网这一保险的新江湖又将有多少战事发生?

 

现在的领导要做好监管理念、监管制定、机制制定、监管手段等各项现代化的管理工作。市场的决定性配置作用势不可挡,某一位大领导说:“把定价权交给公司,把选择权交给客户。”我相信,保险业的发展就像一条长河,虽然中途有许多艰难险阻,有时甚至朝相反方向流去,但终究会日夜不停、川流不息地奔向大海。中国的保险业已经做大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做强还会远吗?

 

陈恳是个有保险情结的文艺青年,这种情结可能与他大学学的是保险专业有关。

 

 

我刚从太平洋保险到天平车险,在设计所谓的“天平模式”时,和他有许多的交流,认为他是一个有点思想的保险媒体人。

 

后来,陈恳转行做财富管理,成为一家美国上市企业的高管。

 

再后来,他毅然决然辞职,开始了这本口述式保险史的写作。记得有一次,他在我的好朋友——中国最懂茶的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精算学教授谢志刚家品茗时,决定开始这项在我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又在和讯网的保险频道开专栏,将全部稿费捐出做中国保险学会-燕梳保险公益基金。

 

当下的年代,一个业外人士,耗时贴钱地做这件事,扪心自问我们业内有几人能做到?

 

更加令我感动的是,到了写作的后期,他已经自己创业,还抽出不能再紧的时间来做一件不相干的事,难道就只是出于一种情结吗?

 

所以,他让我写一点序言之类的文字时,这种感动还是让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因为是口述式的写作,口述当事人难免有拔高或自谦之嫌,而作者又不可能像学术机构一样去严谨地证实或证伪,因此,建议读者以一种像读武侠小说一样的心态去看,这无疑会是本好书。

 

中国保险业或许还会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结局,也许要等到“文艺老青年”陈恳出第三部书,我们才能知道答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财富马甲刘芳
  2004年,一个“小人物”震动公众。
  刘芳,女,197967日出生,高中学历,家庭住址是北**城区某街道。2004年胡润百富榜中,刘芳排在第16位,2004年财富34亿。
  当然,这不是真相。刘芳不过是平安巨额财富故事中一个代持股的马甲而已,真正的豪富正躲在幕后疯狂地喜悦。全部的隐情,于上市之后,也难以完全暴露于阳光之下。
  19883月,平安保险创办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00万元,只有两家股东——深圳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持股51%,代表招商局)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信托投资公司(持股49%),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2002626日,保监会以一纸批复(保监变审〔200254号)确认,平安的发起人为五家:工商银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洋”)、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豪时投资”)。
  然而,短短四年之后,平安的发起股东多数物是人非。除了新豪时投资之外,其余已经不在大股东之列。
  显而易见地,汇丰保险、汇丰银行同受汇丰控股的控制而形成关联,两家公司合计持有发行人19.9%的股份;深圳市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之间因存在控制关系而形成关联,两家公司合计持有发行人8.96%的股份。
  关联交易远不止这些。
  其中,新豪时投资、景傲实业与深圳市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实业”)之间因实际出资人存在重叠而形成关联,三家公司合计持有发行人13.88%的股份。这三家公司合并为平安高管和员工的持股平台。
  欲解开平安股权之谜,必须从头梳理。
  19883月,平安保险草创。428日,平安保险一届一次董事会在蛇口举行,会议确定当时的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刘鉴庭为董事长,马明哲为总经理。
  1992年,股东已经从两家变五家,分别是招商局、工商银行、中国远洋、深圳市财政局和平安员工合股基金。
  合股基金首登舞台。
  平安员工合股基金成立于1989年,1992年改制为职工合股基金公司,1996年更名为新豪时投资。坊间曾经臆测,新豪时投资乃意取马明哲之姓。因为新豪时投资的英文为NEWHORSE,而HORSE的中文意思为“马”。
  平安A股的招股说明书称,“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公司投入资本22362883.55元,占公司权益总额的10%”。其中的细节是,19921231日,中国平安员工持股方案获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公司,于当年度出资2236.3万元,购买中国平安10%的股份;次年再次出资4196.1万元,认购1398.8万股。
  这种做法其实风险很大。
  马明哲在回忆这一段时称:“为强化平安的内部凝聚力,我们克服了极大的困难,推出了‘员工合股基金’——员工持股计划。现在说起员工持股、MBO、股权激励等,都是些很时髦的词汇,但在当时是风险极大的动作,因为国家政策不允许,甚至有的人戴着有色眼镜,抨击我们搞资本主义,使我们承受沉重的政治压力。”
  不过,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公司设立之初,不少员工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发达的机会,甚至不愿意参与。例如,平安一度把增资扩股作为业务考核指标分派到各个分支机构,要求各机构必须完成规定的募股额,否则影响机构负责人年度考核。
  199311日,平安在全国范围内定向募集法人股,以6元的招股价扩股49%。股东数目由原有的5家增加到114家。
  199312月,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各自出资3500万美元溢价入股平安5.56%的股份(1997年,两公司持股比例各增到7.63%。至平安上市前一度各占6.86%的股权)。
  不过,直接持有股份的并非摩根士丹利和高盛。1994年,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分别通过摩氏实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及广东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成为保险行业“代持股”的又一典型案例。
  19947月,平安开始对下属的大连、广州、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六家分公司进行资产一体化改造(即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六家分公司吸收合并为公司全资附属机构),将在当地入股上述六家分公司的股东转换为公司股东。截至19954月,公司完成资产一体化工作。
  1992年至1995年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平安清退不合格股东并退回认股款。1995126日,平安股本增加到15亿元人民币,股东单位为54名。
  1997年,平安实行股份制改造,中国远洋、深圳市财政局、工商银行、招商局和新豪时投资为五大发起人。
  同时,1997年,平安进行增资。当时平安拟将股本从15亿股增扩至25亿股,其中包括2.8亿股外资股。但是,直到199743日,2.8亿外资股未能募到,除此之外,公司增扩的7.2亿内资股全部到位,增资价格1.76元,发行人实收资本达到人民币22.2亿元。
  其中,新豪时投资再度认购5654.8万股。
  引人注意的是江南实业,这家公司大手笔认购2.7亿股,持股比例为12.25%。不过,此时的江南实业并不是后来所谓的平安高管集体持股平台。
  转机出现在20056月。这个时候,原江南实业股东三水健力宝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之关联公司无力偿还兴业银行广州分行4.35亿元到期贷款。作为中国平安部分高管代理人的中国平安副总经理王利平以代偿贷款条件,受让前者20.4526%江南实业股份。620日,王利平与中国平安89名高级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签署《委托持股及管理公约》,确立高管层委托其持有江南实业,从而间接持有中国平安的内资股份。
  2006年,受托人王利平再度受让原景傲实业持有的江南实业42.8874%股权。此时,平安高管群体对江南实业的控制权已达63.34%,持股框架搭建完成。而景傲实业也是一家颇有神秘色彩的持股公司,它将成为平安第三个员工持股平台。
  1997年的这次增资,前五大股东中只有工商银行碍于政策限制未有参与。
  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远洋、招商局先后减持平安股权,平安的十大股东中,除深圳市政府旗下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外,其余几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不超过10%。而这些交易,成为资本大亨们分享平安创富神话的最后良机。
  200210月,汇丰斥资6亿美元,认购2.46亿股,参股平安10%,折合每股认购价20.13元。汇丰在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之后成为平安第二大股东(其时第三大股东为江南实业)。
  2003年,为上市之前摊薄每股股价,平安将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将资本金转化为股本,1010股。汇丰的成本下降至每股10.06元。
  2004年,平安发行H13.8亿股,每股发行价10.33元,同时原发行的外资股转为H股。注册资本变更为61.9亿。2004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斥资12亿港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
  200559日,汇丰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手中购买9.91%平安股权,从而使持股量跃升至19.9%。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当年分别以区区3500万美元入股平安,退出时溢价达20倍,堪称其在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如前所述,除了新豪时投资和江南实业,景傲实业为平安员工持股之另一平台。不过,景傲实业的身世最为独特。
  成立于1996年末的景傲实业其实是因原两大股东深圳景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0%)和深圳傲实装潢设计有限公司(出资80%)而得名。19991015日,深圳工会企业管理委员会批复平安信托工会与平安证券工会分别受让上述两家股东全部股份,自此景傲实业成为员工受益所有权计划的集体参与人全资所有。200412月,在受让江南实业所持有的中国平安3.31亿股权后,景傲实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内部员工持有平台。
  200611月,深圳正直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所持5%新豪时投资股份亦转让予景傲实业,后者又因此间接持有上述部分的中国平安股权。
  自此,新豪时投资与景傲实业的最终股东变成中国平安工会、平安证券工会和平安信托工会三家。
  200731日,中国平安通过增发11.5亿新股回归内地后,新豪时投资与景傲实业的内资股身份获得流通可能,此时两者合计的7.21亿股,占到中国平安73.45亿总股本的9.81%
  当然,作为平安众核心高管,比一般员工还是多一个通道——借道江南实业。
  至此,平安的股权腾挪大致厘清。
  此时,可以简略地回顾平安五大发起人的命运。除了员工持股的新豪时投资坚持至今,并获得巨额财富之外,其余四家股东均在平安上市之前,全部或者部分出售了自己的股份。
  最早的发起股东工商银行因为分业的变故,不得不于2000年将其持有的3.9亿股转手给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拱手让出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另外一家发起股东招商局也在2002年平安上市前夕,出售了自己的股份。这一年,招商局将持有的平安股份转让给三家,分别为1.4亿股给宝华投资、1.9亿股给源信行投资、4400万股给上海银峰投资。这笔交易让招商局错失分享平安上市后巨额财富的机会,但是使得接盘的三家公司几乎是一夜暴富。同时,由于宝华投资和源信行投资的身世扑朔迷离,引发了一次媒体关于影子富豪的大调查。
  2002年,五家发起人之一的中国远洋也转手了部分股份,接盘者分别为广州市恒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1亿股、中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6645万股、天津泰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771万股。具体的交易价格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恒德贸易实际与香港富豪李兆基及其五弟李兆楠渊源颇多。
  2003年,深圳市财政局将其持有的1.7亿股转手深圳市深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名义上亦退出平安大股东之列。
  从一家只有两家股东的国有公司,成为一家汇丰参股并占第一大股东的混合所有权公司,平安的股权之跃,不可谓不惊险。
  这惊险一跃的背后,是多少创富的神话。追查这些暴富者的来龙去脉、资本手法、隐身之术,以及真实身份,成为2004年媒体最为热衷的话题。
  首当其冲的是平安的高管们,不过,其实马明哲们拿得的股份并不多。
  据中国平安A股招股说明书,中国平安的17名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共持有4.47%的员工投资集合权益单位和26.54%的江南实业股权,而新豪时投资与景傲实业合计持有中国平安9.81%股权;江南实业则持有中国平安1.89%股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平安的员工投资集合(新豪时投资和景傲实业)受益单位的份额自200110月后,未再增加。截至2006年年末,该公司员工投资集合有18969名权益受益人,共持有4.31亿份权益单位。其中,马明哲在员工投资集合中占比1.10%,占平安现有股本总额的0.1%
  不过,平安保险的高管们尚有另外一个平台——江南实业。其中马明哲持有5.86%,孙建一持有3.83%,副总经理陈克祥持有3.81%。将员工投资组合与高管持股两者合计,所涉17名高管人员共间接持有平安1.64%的股权。
  因此,20086000万“高薪风波”之时,当被问及为何不像台湾首富王永庆那样不领工资,马明哲坦言,“王永庆不领工资,因为他是老板,而我是打工的。我是职业经理人,肯定是要领薪酬的,最重要的是我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
  马明哲多次在内部会议上表示,“我个人的股份不多,但我非常满足,因为我最在意的,是全公司有近19000万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合股基金是我个人生涯中最大的成就之一”。
  平安的影子富豪,是市场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
  而2004年真正造成轰动的,是平安的另一大自然人股东,一个年仅25岁的神秘美女——刘芳,她以34亿元的身家,排名2004年胡润百富榜第16位。对于刘芳,胡润的简历中仅有寥寥数语:“刘非常神秘,但在2004年夏天平安保险上市后登上财富舞台。”
  媒体发现,这位富豪异常诡异。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刘芳,女,197967日出生,高中学历,家庭住址是北**城区某街道”。
  媒体按照工商登记中的住址,找到刘芳家。“这是个非常狭窄拥挤的小四合院,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间里住着4户人家,外加门脸处开的一家破旧的刀削面馆。房屋基本属于年久失修,满是油毡和水泥修补的痕迹,过道中溽热的空气令人喘不过气。”
  邻居们告诉前来探寻富豪的媒体,刘芳已经搬走,“她爸没当过什么官,是出租车司机,叫刘振江;她妈在一个机械厂当工人,两人都退休了”。
  至此,刘芳显然不是这笔巨额财富的真正拥有者。
  同时,另外一个神秘人士浮出水面——郑建源。郑建源乃是源信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信行投资”)的创始股东之一和法人代表。此时,市场更多相信郑建源是这笔财富的实际控制者。2003年,郑建源被胡润贴上了中国第六大富豪的标签,身价高达33亿元。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郑建源本身只是一个SPV(特殊目的机构/公司),是一个代人持有的“壳”。市场猜测,郑裕彤才是幕后真正的大老板。香港的媒体称,“郑建源成立宝华投资,专为城中富豪在内地寻找项目投资”。
  但是,如果认为郑建源和刘芳一样只是一个马甲,亦不合事实。
  香港媒体调查,20047月平安于香港上市;2004年年末,原本住在太古城的郑建源,即以9280万港元购入渣甸山独立屋轩德荪道12号;而20072月,平安保险A股上市前一个月,他更花1亿4500万港元买入旁边11号的独立屋。
  郑建源除了豪买独立屋,更爱买车,名下便有五辆名车,包括过百万元的法拉利,及四部共过200万元的平治,车牌数字同是1898
  资本变幻何其多!
  除了郑建源的宝华投资和源信行投资两大平台,郑裕彤还有另外一条通道曲径通幽。2000年前后,武汉武新一举获得深圳市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等10家公司总数高达9700万股的平安股票。武汉武新一战成名,成为平安保险完成公司规范登记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最大的买家之一。

  武汉武新出身显赫,早在1992年,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的中国香港新世界与武汉建设投资公司各出资50%成立了武汉武新,由郑裕彤之长子郑家纯担任董事长。虽然武汉武新的股权几经辗转,但是仍未脱离郑裕彤财富体系。同时,通过武汉武新,郑裕彤还持有另外一家公司生命人寿超过10%的股份,为大股东之一。
  事实上,曲线持股平安的香港富豪,岂止郑裕彤一人。被香港财经界尊称为“四叔”的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也通过五弟李兆楠染指A股市场,平安保险十大股东之一的恒德贸易恰为李兆基兄弟的平台。
  2007年度“胡润百富榜”,李兆楠身家高达160多亿,排名第34位。
  200833日,恒德贸易所持这部分禁售股份解禁。平安发布的一季报显示,恒德贸易持股已由原来的2亿股减至1.2亿股,仅此一项,套现超过50亿元。

 

 

保险与茶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谢志刚

 

 

一边品着茶,一边读着陈恳写的保险故事书稿。

品茶时,会想:山,还是山么?水,还是水么?这茶,也还是茶么?

读书稿时,也会问: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人,还是那些人?这故事,会有新意么?

这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

品茶,若不具备相当的功底和情怀,哪里体会得到茶汤中的“色、香、型、韵”,或是从中分辨出空气中的雾霾、水土中的农残或重金属污染?更不要说从同一款茶中,比如从云南勐海茶厂生产的普洱茶汤中品味出时代的更迭和变化,从白梦愚、范和均的“抗战茶”到解放后的国营“中茶”、再从承包责任制下更名的“大益”牌普洱茶到私人老板控股的“大益集团”,这当中有过多少悲欢离合、人情冷暖?

同样,品读中国保险,若没有独特的视角,恐怕也就是罗列和解释一长串术语、指标和数字,貌似学术,却让人感觉是在云里雾里,一团乱麻,哪里体会得到这市场背后的资本角逐与政商博弈,哪里分辨得清保险究竟是用于转移和分散风险,还是用于制造和累积更大风险?比如以一家典型上市保险公司的为例,其类似于从“中茶”到“大益”的变迁过程中,或许更加扑朔迷离,更让人感觉眼花缭乱。

不过,陈恳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是通过保险业中一系列风云人物的故事来审视保险业,或许会有读者会感觉零碎和片段,但已经难能可贵,是作者经过与这些人物面对面的交流和访谈,并在多年观察和积累基础上的劳动成果。

毕竟,保险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保险业的面貌就是这些典型人物的作品,正所谓貌如其人、人也如其貌啊。

总之,陈恳的工作很有价值,让读者感觉既轻松,又深刻。

或许,读者也大多像我一样,一边品着茶,一边读着书中的故事。看看茶杯中的风波,是否汹涌,品品保险业这坛水,究竟有多深。

 

致谢:这次有何不同

陈恳

 

首先说,我是爱中国保险的,这种爱超越金钱,权力和欲望。保险与我,仿佛初恋缠绵与我;保险与我,仿佛生命之初与我。

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应该讲,我是有保险情结的人。情结者,就是吃自己的饭,操别人的心。

这次的修改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次,对人的关注不同。

他们是影响巨大的人,多少的保户,多少的员工,多少的资产。他们是这个资本的玩家,甚至他们是这个世界旋转规则的制定者。

他们曾经也是创业者。他们的艰难,他们的挫折,他们的牢狱之灾,他们的成功辉煌;关注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考,以及他们为中国企业创造的价值。

作为一群老男孩,我关注他们头顶点点的白发,他们足下颤微微的步伐,他们注视儿女时慈爱和期许的目光。

不仅是他们,也关注他们的家人。

不仅是他们,也关注企业的接班人。尽管他们还没有浮出水面,或者还在象牙塔,或者已经在国际金融机构历练,或者正在中国的乡村支教,或者已经开始接班。

这一次,观察的视角不同。

从改革的眼光看,我们的保险公司是不死的。没有公司是失败的,如果失败,参考第一条。

我们的价格是管制的,投资是不放开的,投资收益率是不高的。

我们的资本都是有想法的,希望借保险的现金流下自己的蛋。不管这个蛋是房地产,还是其他的股权投资。尽管可能也是扯淡。

我们的保险是没有话语权的,不管怎么做大做强,我们还是金融的小小弟。

我们的保险其实不保险,而是理财的;但是收益却低于银行理财。

我们的榜样名叫巴菲特,不是精算师。

我们其实都是做房地产的,不是养老地产,就是各地建金融中心。

我们的保险是人海战术,预计超过多少人销售过保险,终于我们幡然醒悟了——创新。我们创新的方式,不是人见面,而是打电话给您,一个电话不行,再换一个,一家公司不行,再换一家。

我们的广告是“老男人”的,如果是年轻的男人,名字一定要叫“平安”;当我们腻味的时候,终于更新为“女神”,网球打得真好!

我们的保监会真辛苦,既要管生,还要管养,绝不允许“夭折”了。

用互联网的眼光看,我们的行业是封闭的。

所有的外资都被巧妙的合资安排逼退,退伙或者散货,或者生个儿子跟别人姓,甚至变身为“中资”,重新戴上各种的红帽子,然后傍央企,吃老子;或者嫁银行,做小二。

我们的行业不是客户导向的,年年开门红,不管客户要不要,就是要你在年前买保险。以产品为导向,为销售团队为导向,完全没有把客户放在眼里,我希望你什么时候买就营销什么时候买。

我们的行业是没有粉丝的,如果在武侠小说中,我们都是属于“污衣派”。

我们的行业是金字塔式的,没有扁平化和平台化。卖保险的都是“屌丝”,买保险的都是大爷大妈。

唯一相同就是,我们的行业也是寡头垄断的,互联网有BAT,中国保险有人保,国寿、平安和太保。

这一次,我也不同。

离开了原来的轨道,开始了新一轮人生价值的追寻。和小伙伴们一起创办了一个互联网理财平台——梧桐理财网。

这一次,依然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尤其是我的妻子陆芸,两个宝贝,渝儿和波妞,你们是我张江奋斗时的源泉,是凌晨码字时的温暖。

这一次,依然要感谢我的老板:汪静波女士,章嘉玉女士,殷哲先生,培养之恩和提携之情。感谢诺亚财富和歌斐资产的同事、N12和诺亚兔的家人们。

这一次,心态更加从容。

所有的稿费,我都将用于保险的微公益。支持改变行业形象,支持提高保险教育研究的公益项目,并且通过和讯网等平台及时公开所有的账务,做一个透明的钱。

增补章节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