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专栏
  3. 圈中人寿险资源网
  4. 正文

36天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卫健委最新通报

  • 2023年01月18日
  • 14:08
  • 来源:
  • 作者: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议介绍称: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

全国发热门诊和急诊高峰已经过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现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共开设发热门诊1.6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4.31万个。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和诊室的就诊人数均呈现达峰以后整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也呈现下降趋势,城乡的趋势是趋同的。

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峰值是12月20日33.9%的检出率,到1月12日下降到10.8%,这个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

老年人防治新冠要点

焦雅辉表示,自2020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死亡病例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该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判定标准基本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归因分析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一类是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从数据分析来看, 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一些特点
1、以老年人为主 。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比是89.6%。

2、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2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焦雅辉表示,由于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心脑血管疾病加重季节,近期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叠加,因此老年人的病亡人数比较多,这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那老年人得了新冠有什么特点呢?
1.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热程容易超过3天。老年人热程复杂,并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加重。

2.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基础疾病会加重。如高血压老人感染后可能血压不稳定、脑血管基础疾病老人感染后有脑梗或出血风险等。

3.老年人核酸转阴后,基础疾病往往需要持续治疗。

4.有重症风险的老年人,需住院进行相关治疗。

5.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重症风险明显增高。

老年人感染新冠能否居家?
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建议居家治疗。

有基础病,病情稳定,尝试居家,密切观察。

有基础病,病情不稳定,原患有各种慢病的病情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体征,建议直接就医。

老年人居家药物及一般治疗:
1.发热
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选用一种、按需使用)。
一般物理降温:温水擦拭手心脚心、颈部,冷敷额头降温,适当多饮水注意保暖。

2.咽干咽痛、流鼻涕、鼻塞
药物: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选用一种)。
一般治疗:规律饮食,多吃清淡食物,补充维生素C,冷淡盐水漱口。

3.咳嗽咳痰
化痰: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基酸(选用一种)。
止咳:肺力咳。

4.腹泻
药物:蒙脱石散、双歧杆菌。
一般治疗:饮水进食,补充电解质饮料及糖分,进食易消化,高营养优质蛋白食物,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及蔬菜摄入。

5.注意家庭环境的消毒
适当开窗通风,每次不小于半小时,勤洗手、勤换洗衣物,接触物品消毒,咳嗽打喷嚏纸巾掩住口鼻。

6.合并基础疾病老年人
规律应用常规药物,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变化,切勿随意减药或停药,防治基础疾病加重。基础疾病加重及时就诊。

7.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尤其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避免重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

根据2022年12月8日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规定。以下老年新冠感染者需及时就医:

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热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抽搐、呼吸困难或气促;失语或不能行动;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胸部或腹部疼痛;头晕或意识混乱、精神状态明显转变;虚弱或脚步不稳;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呕吐超过2天。

总体来说,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个体差异不同,症状表现不同,要加强个人卫生及健康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外出和聚会,正确规范佩戴口,注意清洁卫生,外出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时发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予以正确处置。

因公众号推送规则有变,请点击☟下方圈中人寿险资源网,设为星标★!避免走丢~

喜欢这篇文章
请点个“在看